close



我在閱讀很多事物之後會想到要與人分享,
而這種人有分很多年齡層,所以我得試圖解釋給他們知曉、了解,
隨著不同的年齡層,我會用不同的口吻,來讓對方能夠確實的獲得吸收,或是啟發,


所以我覺得啟發很重要。



就很像某個老殺手說過的話一樣:
「我喜歡教育接班人,教育本身就很像製造個你的分身一樣,繼續留在世上。」
是種很深刻且黑色的思考,不過思維本身就帶有偏向性,
知識本身也容易由「暫時獲勝」或是「更新之後」作為最新狀態的詮釋,
雖不至於時時UPDATE,但還是有一定的學習方法,就像騎腳踏車一樣,
一旦學會,就很難忘記。



也由於年紀漸大了,所以能夠說出來的東西就很「老生常談」,會時常出現與年輕人的互動鴻溝,
我心裡知道這是免不了的,但或許應該還有一定的機制或是規範能夠來「維持」,一些根本的道理。



現代的年輕人眼睛都長在頭頂上,看不到確切的細節,
擁有著學會的批判技能,卻不知道要如何凌駕之,現在的人多半如此,
說出口之前都不經過大腦,做之前也都不先思考過,就好像簽合約都不曾看內容,
等到權益被侵害了才在爭執當初合約裡頭明明白白的文字,



我待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我告訴您,
我的世界是不容許失敗,或是失去信任,舉步維艱,每一天都很小心,
也因次受到的焠鍊也就最豐富,不論是話題或是主修的、擁有的技能,
都是靠險峻的環境催生的,這也是我覺得為什麼當一個學生有如在度假一般,
「因為我真的正在度著假!」


你拍攝的 1236956198891。


這些我眼前的孩子雖然都已經超過20歲了,但在我眼裡卻好像相差仍有十年的距離,
這也讓我很難去面對如何開導或是真正作一些對於他們未來啟發的事情,
因為他們還需要我在後面幫忙擦屁股,換尿片,
...我沒有機會去幫到那真正有意義的「忙」。



在目前我也少見到幾個能夠讓我委以重任的人,跑來跟我拍胸脯保證,「這件事交給我,你放心!」
我常常說,我回來唸書當個超齡學生,有一部分是有科學的研究精神(抑或是城鄉考察),就是為了去了解

「十年的鴻溝有多深」(So Fucking-深)



有時候我在想,都已經成年的人了,很多事情自己應該知道輕重(甚至是規劃),不需要我多插手,
(可事實不是如此),就這樣,我成了一個整天耳提面命,一直不斷重複著需要注意的事項,
然後對方還仍然不知狀況的「大忙人」,很可笑對吧?是的,我超忙的,忙碌著一些無意義的事情,
有時候我常想,如果我把這些Routine、 Bullshit 的時間節省掉用來給予真正有幫助的方向,
那不知道該有多好?



謀職青年白目問:可不可以遲到?
出席這種事情,我想學生對於這個早就是老生常談的東西應該再清楚不過,不過說者諄諄,聽者依舊藐藐,
在我感覺看來就像是「浪費國民所得去從事一項不具投資報酬率的肉類培植計劃」,在台灣,
唸書其實算是一種相當便宜的投資,與歐美國家比起來的話,可說是在國內就已經有相當豐富的資源可供利用,
不過在任何評論學校品質、教員素質、整體評價而言之前,學生沒有了出席,
就好像把這種教育成本浪費在建構這些量漸多且質卻偏的機構上,
更可笑的是聽學生、新生在那邊抱怨著師資的問題,每次聽到,永遠不禁讓我莞爾。
(格老子的,你連出席都沒,跟人家高談闊論師資?你是什麼東西啊?)
我相信裙帶關係,企業公司行號都有,教學機構不會少這種東西,
不過在評論這些之前,永遠確定你看到的是真切的狀態,而非胡亂瞎猜,自以為是。



再來是語文能力,大二的時候公佈了畢業門檻,我覺得理所當然,
但對很多其他人來說是地獄降臨,聖經中的最後之戰,阿米吉多頓,或是審判日到來之類的...
我記得過了我這個年齡層之後的外語教育就幾乎有一段時間提前了一些,
就算同步教學,也不至於聽見門檻就爆發群體失心瘋的狀態,我知道學習這種東西如果不用,
便沒意義,所以儘管當初的初衷多愚蠢,最終我還是找到了「用它的地方」,
之後,前後測沒過的人的確多,學校多了個什麼鬼線上鑑測的系統,結果也是幾個章節在RUN而已,
跟當年考丙級技術士一樣,題庫只要有背,你就會過,
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這種通過法,是通爽的,就像被人雞姦肛門,起碼還有潤滑劑,
要是真的去拼命念,為的一個真正高深難度、甚至是有作文申論題目的外語檢定而言,才是真正的有意義,
就像是ASS FUCK, NO LUBE.(就是...上句...然後沒有潤滑的...算了,你懂的...)
果不其然,大三下出現了一種補救機制,外語課程加倍,就是為了彌補先前通爽的英文線上鑑測的缺憾,
不過這樣加倍課程,會不會有用,我可以告訴你,根本沒用,
一堆人拿著加退選單跟趕場作秀一樣的去找哪個營養、哪個鬆散、哪個可以OB(Open Book)的課程,
用肛門的毛去想,就知道,又是一盤死棋。



我只想問:
你們真的生老病死都只願窩在本島嗎?
某些學習真的有難如登天嗎?那已經升天的又是哪些呢?
因應現在全球化的現象,溝通各自體系思維已經是很普遍的行事方針,
抑或在不景氣的狀態下,不靠關係,又有誰(哪家公司)願意讓你們進來之後再慢慢學呢?
這些大企業裁員並不是裁假的啊~~~



再者,更因為不景氣,所有人皆晚婚,或不生子,
職場更需要真正有戰力的員工進駐,所以兩性真正均等的狀態才開始,
我勸女性們一定要累積足夠的技能,能夠打滾一陣,真正找到思考下一步的作法,
歐美與華人同齡的差異,就在於此,你(妳)們早就該開始思考、設想了。



我甚至還有很多想說,
早期快十多年前就已經有的對於設計內容的尊重,或是為自己的創造負責或是使命等等的想法,
都還沒說呢,因為現在光是把鴨子趕上架,就忙不過來了,想講的當然來不及講...
光是一個作業,連催繳都來不及,如何要求那本來對設計者來說就理所當然的「品質」與「理想、理念」?
(是用來搪塞還是真正拿來參加得獎的,任誰都看得出來,被人逼著參加,自然就會連報名簡章都忘記看。)



直接舉例好了,日本近日發表了新的機器人科技,
在機器人工業上面一直不遺餘力,讓動漫或是真正的重機產業都有所程度的提升,


  



不論是在皮膚的材質科技上或是像真程度上,也都逐漸邁進,
甚至會有所謂的人機聯姻的未來制度揣測報導出現,



你拍攝的 1237370373499。




當然,我們也是有....


你拍攝的 1237384797938。



不論做的如何,發展的如何,你們的努力將會同時互惠到很多的層面,
所以你應該對於自己的設計產生更多的想法,更多的興趣,
更多的了解;以及更多的可能。

 


有些東西一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時候,你該持著怎樣的心態?
該怎麼樣把東西做好?真的不應該給自己設限,對於自己的企劃應該有更輝弘的看法,
辦法就是要越做不到的越好,認為他們不切實際,就真的只是在自我設限而已,連超越的機會都沒有。


很多東西在我們那個時候都是「理所當然的」,我一直這麼說著。
並非自恃甚高或是過度要求,我們以前的人也不是超級賽亞人,你當反思,
當多媒體或互動人才需求到達一個市場飽和的狀態,如果你不是「通才」,
你(妳)該如何從那一狗票作品集或是求職信件中脫穎而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huangnov16 的頭像
    clhuangnov16

    clhuangnov16的部落格

    clhuangnov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