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些年不敢說走遍大江南北,但也針對某幾項領域的工作有所心得,我是純種血統的設計人,所以我醉心於所有跟自己生活有關的環境當中,任何與設計有關的環節、娛樂或是工作事務,當然也依賴過集團的庇蔭,這些年來的走唱,不免讓我成了一個賣藝也賣色的藝妓,而時代的變遷與科技的發展,有成功轉型的、當然也有尚在打轉的,我在2010年求職過程的當下,有一些感想想要說說;針對現行求職方式、過程與媒介。


 任何找工作的方式,都不免需要人力資源銀行這樣一個東西,而人力銀行的運作方式我覺得很多人都應該要知道一些,例如你會發現一個公司的職缺空著,你發覺不論是薪水、距離,都是你不得不爭取的絕佳大好機會(不爭取乾脆自殺算了的那種);每天跟孝子一樣的投履歷,E-MAIL當喜帖的卯起來猛寄,甚至於電話過去確認,但該公司就是不連絡你,這樣子奇怪的事情,其實若你的實力並不差,這種事情也還是會發生的;問題就在於人資領域的一些運作,它有可能(我說有可能)是在徵才公司職缺找到人、關閉職缺之後自動開啟的設定機制,甚至於你的履歷其實並非被徵才單位開啟過,而是系統自行處理開啟的。相信如果知道這樣一些系統設定上的微妙癥結,你會不禁發現,政府採納的人資網站所做的徵才評估問卷與就業成長率相關指數,內容是多麼大打折扣與華而不實,不過,乖,這就是現實(拍拍)。套句鍋蓋頭的台詞:Welcome to the suck !!


 然後身為設計從業相關的人員,面對人力銀行對於履歷上藝文領域所重視的相關作品上傳的空間與數量,總是少之又少,小之又小,發覺上傳容量根本不足夠放上你充份的作品給徵才公司時;相信我,你在大學畢業前,最好做點準備,去建置你個人專屬的設計作品用網站,申請個免費空間來放置你線上的所有創作資訊,而圖檔存放的空間又另於特定的免費空間中進行存取,「幾乎不花一毛錢去弄一個或數個像樣的個人網站出來」是可能的。因為設計單位徵才要了解一個人,用這種方式才能替你省下不少的人資空間問題,要AS還是更高階的網頁互動技術全隨你。這樣建置個人網域的作法在紐約甚至巴黎,十年前早就是常態;利用推銷個人專屬的品牌頭銜,作為找尋網域的關鍵字,省下你所有作品集相關印刷與燒光碟的時間,這也才符合佐藤可士和所說的那種,有著捨棄的勇氣,你可以輕鬆的、不帶包包去上班。在某種層面來看,是否也就等於「對於求職,你準備好了」的直接意向 ? 所以,可以停止購買一大堆的設計範例叢書了,你買的已經夠多了,開始建構你自己介紹你自己的開放式網域空間,會比較有幫助。


 會選擇網路架構事務經驗作為一個核心重點,其原因不外乎在景氣起伏的成分上,的確不是這麼的樂觀,眾多企業體在台灣老把Know how掛在嘴巴上講,做的卻是不斷的Cost down,這一定要注意;就因為如此,所以各家逐漸在削減行銷與廣告的附加成本,而最不耗費成本的環節,就是網路行銷,打開人力銀行網頁,洋洋灑灑一搜尋,瓜喇~幾乎都是網頁視覺美術設計。可以想見,對於這種由來已久,又不用耗費過度的廣宣資成本,是所有單位都非常需要的,當然;這種工作在你的個人網域架構建置的同時,會是你實作經驗的一種累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huangnov16 的頭像
    clhuangnov16

    clhuangnov16的部落格

    clhuangnov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